【導語】
在科技飛速發展的浪潮中,蘇州非礦院步履不停,攻克重重科研技術難關,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。從選礦工藝優化到綠色技術創新,每項成果都為公司發展添能,為行業進步助力。本系列報道將深入科研一線,帶您了解這些科技成果背后的創新故事,見證科技如何改變產業,賦能未來!敬請關注!
研究背景
在現代工業體系中,高純石英作為眾多高端領域的關鍵基礎材料,其純度直接決定了產品的性能與質量。從半導體芯片制造到光通信產業,從太陽能光伏領域到高端光學儀器生產,高純石英砂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。然而,天然石英砂中往往含有多種雜質,極大地限制了其應用范圍。
為此,蘇州非礦院研發中心團隊通過“原料快速評價-超臨界綠色浸出-微波氯化精準提純”全鏈條創新,成功實現高純石英雜質的高效深度去除,關鍵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,其產品純度可達到99.999%。
創新提純技術:高效、綠色、精準
原料顯微鏡評價系統:快速高效原料識別
研究團隊基于對包裹體雜質的精準判斷基準,通過原料直接制砂,結合高分辨率顯微鏡觀測技術,與傳統的制片觀察相比,可以對石英原料的包裹體含量、分布和形態,以及雜質礦物狀態進行快速和準確的解析,將原料篩選評價的效率提升70%以上。

顯微鏡下的石英
超臨界低酸浸出技術:綠色高效破除包裹體
利用超臨界狀態下CO2與微量水形成高擴散性、強溶解力的超臨界流體,以此作為介質可以使H+穿透石英晶格裂隙,高效溶解氣液包裹體中的Al、K、Na、Ca等元素,酸用量較常規工藝減少50%,氣液包裹體去除率提升50%以上。
微波輔助氯化焙燒工藝:精準剝離晶格雜質
利用微波對極性分子(如AlCl3、BCl3)的選擇性加熱特性,在800-1000℃下誘發石英晶格局部“熱點”,促使Al3+、B3+等雜質與氯(Cl)反應生成揮發性氯化物,硼去除率提升20%,Al含量穩定控制在8ppm以內,能耗降低40%左右。
廣泛應用驗證,成果轉化初顯成效
本技術已完成對100多個來自國內、印度、非洲等地樣品的驗證,包括脈石英、偉晶巖、石英巖等石英礦類型,均取得良好的提純效果。與現有的酸浸和氯化焙燒工藝相比,混合酸用量降低到平均100公斤左右,綜合能耗減少20-30%,較大地降低了高純石英的生產成本,提純的產品均達到4N8以上。與國外進口同類產品相比,性能指標基本相當,可以滿足石英坩堝中、內層用砂的要求。目前,部分相關技術已與生產企業合作進行轉化,申請發明專利3項,獲專利授權2項。

展望未來
高純石英作為半導體、光伏新能源、光纖通信等戰新產業的關鍵材料,在全球產業競爭日趨激烈的形勢下,減少高純石英進口依賴,保障自主可控勢在必行。本技術從原料分析評價到提純技術創新的雙結合,對突破國內原料加工高純石英,保障供應鏈的安全提供了有力的解決方案,進而在地緣政治風險下,能確保我國半導體、軍工、航天等領域的戰略得以實現。
從“依賴進口”到“國產替代”,高純石英自主創新正以“國內資源、純度突破、綠色制造”為引擎,不斷打破西方技術壟斷,穩步重塑全球高純石英材料產業格局,讓我國高純石英產業閃耀全球,引領材料未來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