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蘇州非礦院,
有這樣一位 “寶藏” 工程師。
他不是超級英雄,
卻在一個個項目里披荊斬棘,解決難題;
他不是發明家,
卻用奇思妙想為工程設計帶來全新突破。
他就是黃功旭,
從普通員工到行業骨干,
他的成長之路,遠比想象中更加精彩。
下面,讓我們一同走進他的奮斗歷程 。

作為一名工藝工程師,黃功旭被同事們親切地稱為“大黃”。這不僅因為他姓黃,更因為他像“大黃牛”一樣,勤勤懇懇、任勞任怨,始終堅守在設計一線,書寫了一段段不平凡的奮斗篇章。
寒來暑往,黃功旭就像不知疲倦的 “工程戰士”,常年穿梭在施工現場。2021 年,他主動承擔了“黑龍江雞西石墨項目” 和 “蘿北縣云山石墨新材料項目”初步設計工作,面對復雜的施工條件和極高的設計難度,他帶著項目組日夜討論,迅速拿出設計施工方案。為了趕進度,他帶頭開啟 “加班模式”,連續數月放棄周末和節假日。在整個施工圖設計階段,他像一位“超級協調員”,將各專業的出圖安排得井井有條。不僅如此,他還頻繁深入施工現場,耐心解答施工方的疑問,解決各種難題。最終,項目成功交付,并榮獲“建材行業優秀工程設計一等獎”,贏得了施工方和業主的一致好評。
他常說:“設計不僅僅是畫圖,更是對每一個細節的極致追求,是對匠心的堅守。”

黃功旭始終把合作方的需求放在心上,秉持 “共創共贏”和“利他” 理念,在業界積累了良好的口碑。2023 年,安徽省東至縣 “一號工程” 啟動,他負責廊道工程前期的對接和設計。該項目情況復雜,礦山儲量大、采區分散,廊道輸送距離長。項目啟動后,他立即開啟“連軸轉”模式,加班加點進行現場踏勘,迅速提出了最優設計方案,并陪同業主參加了30多次專家評審會。
2024 年項目施工階段,面對復雜的周邊環境,他主動與當地政府、村民溝通,協調道路和線纜的整修改遷,順利打開了施工局面。遇到設備平臺施工難題時,他組織團隊討論,提出了預制鋼套管灌漿的解決方案,節省了30%的工期。為了確保項目節點按時完成,他帶領團隊扎根現場,日夜奮戰,成功推進了項目進展。
在黃功旭的帶領下,大家總能擰成一股繩,高效完成項目任務,他身邊的同事們都說:“黃工是我們團隊的‘定海神針’,有他在,我們就有了主心骨。不管遇到啥項目,心底都有底。”
黃功旭深知成本控制的重要性,始終以嚴格的標準要求自己。在項目開工前,他會仔細復核施工圖紙,確保圖紙與現場完美契合,從源頭上控制成本。他還與施工單位共同優化施工組織設計,提高材料利用率,降低人力和機械費用。他還為每個分部分項工程設定了明確的成本控制目標,確保整體成本可控。
他組織項目部定期開例會,根據現場情況核算每日任務量。物資采購時,他建立了詳細的采購臺賬,提前規劃,高效比價,在保證質量的同時有效降低成本。
黃功旭用苦干、巧干、精打細算,詮釋著工程人的 “匠心”,在他的努力下,一個個工程夢想照進現實,成為行業中的典范。
在黃功旭的職業畫卷上,多項榮譽勾勒出他不凡的職業軌跡:
2019年度、2022年度獲評公司優秀員工,
2020年度獲評蘇州市 “最美勞動者”,
2020年度獲評中材科技“青年崗位能手” 稱號,
2021年度、2023年度獲評公司優秀項目負責人。
2025年獲評蘇州市設計行業優秀共產黨員。
——這一個個殊榮見證了他在青年群體中脫穎而出,不僅是對黃功旭能力的認可,更是對其多年奉獻的褒獎。

“大黃”黃功旭,
用他的匠心與堅守,
詮釋了什么是真正的工匠精神。
他的故事,
如同一首悠揚的贊歌,
回蕩在他經歷的項目中,
正激勵著每一個蘇非人。
